【大事件回顾】
拥有宇宙最强大脑的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因主动脉夹层破裂丧命。
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为新中国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李四光先生因主动脉夹层破裂失去生命。
美国著名排球手海曼命丧于主动脉夹层破裂。
前中国男排国手因主动脉夹层破裂猝死于运动场上
……
近期中科院一怀孕女博士因主动脉夹层破裂导致一尸两命的新闻使主动脉夹层这一医学名词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
主干线分流限行 凶险!十分凶险!
主动脉是人体内最粗的一根动脉,也被形象的称做“生命主干线”。主动脉壁在受到某些病理因素的破坏后,高速、高压的血流将其内膜和外膜分离,从而形成夹层,并导致破裂口附近的外膜迅速扩张而形成假性动脉瘤,该病变最大的危险是血管外膜随时可能破裂,其凶险程度就如同江河决堤,一泻千里,病人往往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内大量出血,医生常常来不及抢救,眼睁睁的看着患者生命走向终结。
约3/4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有高血压,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2-3倍。特别是进入秋冬季节,气温的急剧变化引起血管收缩,主动脉夹层更易多发。
重病突袭 “不定时炸弹”随时爆破
家住登封市大冶镇的栗先生,今年46岁,有2多年高血压史,长期烟酒史。一天早晨,患者起床后忽然感觉胸闷气短、伴出汗,家人紧急拨打急救电话,送入我院心血管内科。
入科后,值班医师立即将患者病情汇报给心内科主任胡永涛。得知这一情况后,胡主任紧急调动科室应急小组,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心电图检查、血压及病情特点等不除外“主动脉夹层”。在建立静脉通路、心电监护、控制血压及心率等基本处理后,患者症状稍改善。同时协调CT、B超等辅助科室开辟绿色通道,完善相关检查;经CTA检查证实患者为“主动脉夹层(III型)”,主动脉夹层为心血管疾病中最为复杂、最为凶险、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且该患者有“经皮主动脉夹层支架腔内隔绝术”的手术指征,应尽快采取介入手术治疗。
凭借精湛艺术 再创医学奇迹
心内科主任胡永涛将上述情况向院领导紧急汇报。3月9日晚九时三十分,在相关科室协同与配合下,介入团为患者施行了手术。一连串手术步骤紧张有序地进行,麻醉科对患者实施全麻,呼吸机辅助呼吸,穿刺行有创动脉压监测,将标记猪尾导管置入升主动脉造影示:主动脉弓与降主动脉汇合段夹层并向腹主动脉、髂动脉方向全程撕裂。术前讨论建议仅行主动脉弓与降主动脉汇合段夹层破口支架腔内隔绝术且有可能因此支架置入、左锁骨下动脉血流完全、部分阻断,后续需补置左锁骨下动脉支架进行血运重建,但是腹主动脉—肾动脉汇合处夹层破口不处理(若实施腹主动脉—肾动脉汇合处夹层破口处支架腔内隔绝处,可能出现肠系膜梗塞—肠坏死、肾衰、截瘫等风险)。根据术前方案,在患者右侧腹股沟区皮肤切口,暴露股动脉并切开股动脉,置入导丝导管,边透视造影边上行,当导丝、导管顺利进入升主动脉后,造影示:全程均进入主动脉真腔,交换加强导丝,输送主动脉覆膜支架进入主动脉弓降部夹层,经肱动脉造影复查:支架位置准确开放良好,造影剂通过顺畅,夹层未见显影,但左锁骨下动脉隐约显影且缓慢,后经肱骨脉置入导丝,经导丝置入支架进入锁骨下动脉开口,造影示:锁骨下动脉支架准确,开放良好,锁骨下动脉、椎动脉显影可。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支架血管成功置入患者体内,夹层破口完全封闭,手术成功。整个手术历时1个多小时。术后,患者被送到ICU进行短期监护,现已回普通病房进行后续治疗。
通力协作 彰显综合救治能力
据胡主任介绍:“患有主动脉夹层的患者,病情十分凶险,随时可能因夹层破裂、大出血、休克、死亡!” 此患者成功救治,归因于对患者诊断明确、手术方案合理、手术实施及时,充分体现了心内科、影像科、麻醉科、ICU等多学科的应急协作救治水平。心内科凭借精湛的治疗水平、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的诊疗设备,能够快速准确诊断各类心血管疾病,成功抢救无数的生命,给众多心血管病患者带来福音。
(文/赵征 图/白伊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