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服务电话:0371-5616999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讲堂 > 健康视频 > 正文健康视频

处暑了还会中暑?答案来了......

来源:郑州阳城医院  上传时间:2023-08-25  浏览次数:578次

热在三伏

秋后一伏


民间谚语说

大暑小暑不是暑

立秋处暑正当暑

处暑意为出暑

是炎热离开的意思

意味着酷热的天气到了尾声

气温逐渐下降

日夜温差逐渐增大

处暑了还会中暑?答案来了...... 

暑热消退是一个缓慢过程

并不是马上就凉爽了

处暑期间

很多地区不能真正告别暑热

会有“秋老虎”不时出没

尤其是以下这类人群

容易发生中暑

   1、户外工作者

   午后灼热的地面温度,给户外工作者带来严酷“烤”验,在高温下作业,进行高强度的体力活,对人体许多生理功能都有影响,因此,很容易出现中暑的情况。

   2、老年人

   老年人皮肤汗腺和循环功能不断萎缩和衰退,散热不畅,易中暑。

   3、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

   炎热使人的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血管系统负荷,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全者,体内热量不能及时经皮肤散发,而在体内蓄积,易中暑。

   4、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易引发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加上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心血管系统病变和周围神经变形,机体对内外环境温度反应迟钝而中暑。

   5、一些药物服用者

   服用抗组织胺、抗胆碱药、安眠药等药物会使血管收缩,或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易中暑。

   关于中暑的这些表现

   (一)先兆中暑

   表现:乏力、头痛、头晕、口渴、出汗、胸闷、恶心等一些症状,但体温正常或轻度增高。

   (二)轻度中暑:

   1.在先兆中暑的症状上。出现38℃以上发热;

   2.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大量出汗或无汗、肤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

   (三)重度中暑

   分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晕厥、休克、昏迷或多脏器功能损伤等表现,死亡率较高。

处暑了还会中暑?答案来了......

   中暑后该如何处理?

   一、转移环境

   立即脱离中暑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的环境中休息,脱去多余的或者紧身的衣服,让患者躺下,抬高下肢15-30cm

 中暑后该如何处理?

   二、帮助散热

   使用电扇、空调,或用凉毛巾、冰块,置于患者的额部、颈部、腋窝、腹部沟等大动脉血管处,帮助撒热,冰块切忌放于心前区,以免引起心脏骤停;体温降至38℃,应放缓或停止降温。

 中暑后该如何处理?

   三、正确补水

   如中暑者神志清楚无恶心呕吐,可给予喝水或清凉饮料,应少量多次饮水,每次不超过300ml,切忌狂饮不止;必要时给于补液治疗。

 中暑后该如何处理?

   四、及时医学救助

   轻症中暑人员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若症状不减反增,应及时就医;对已经昏迷、高热、抽搐等症状的重度中暑者,必须立即拨打120,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中暑后该如何处理?

   如何预防中暑

   part-1出行做好防护、躲避烈日、备好防晒用具,准备充足的饮品及防暑类药品,不宜在烈日下长时间行走,老年人、孕妇、或有慢病人群,尽可能得减少外出活动。

   part-2高温天气,注意补充水分,每天至少需要8杯水,并且在出汗或做剧烈运动时需要额外的补充水分。不宜喝可能导致脱水的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

   part-3保持充足睡眠,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part-4注意劳逸结合,适当的时候应在荫凉通风处休息,饥饿的时候,避免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地工作。 

伏去秋来

登高望远

让我们收拾好心情

在这伏去秋来之时

依旧怀揣莫负光阴的希冀

在这金色绚烂时节

收获满满当当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