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有三急。因临时有事耽搁时间憋不住尿不足为奇,但如果在大笑、咳嗽、运动时,尿液就会不由自主地流出,那就需要去医院就诊了,因为您可能已经患上了压力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虽然不如其他大病一样会使人致命,但这种病会长期影响患者的社交活动和生活质量,使患者不愿意出门和人交流,因此压力性尿失禁也被称为不致命的“社交癌”,是一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我院妇科主任郭先成提醒市民,一旦患了压力性尿失禁,切勿讳病忌医,应当及早到医院就诊,因为通过正确的治疗,九成以上的患者可完全治愈,恢复正常社交生活。
“社交癌”影响正常生活
家住登封市的赵阿姨,今年53岁,因10多年前患有子宫浆膜下肌瘤,曾做过一次肌瘤剔除术,保留了子宫。近期,赵阿姨的月经又出现问题了,经量大、下腹痛、腰痛、乏力等诸多问题,严重困扰着赵阿姨的生活,10月底慕名来到我院妇科找到郭先成主任就诊,并将这些年来的烦心事像竹筒倒豆子一样一一道来。
妇科主任郭先成在进行妇科检查中发现其下体有浓重气味,在进一步的询问中,赵阿姨讲述了自己的尴尬情况:20多年前,就有漏尿的情况了,这些年来,漏尿的情况日益加重,下体异味越来越大,每年冬天都要准备两条棉裤,而且情况越来越严重,甚至蹲下起来都会溢尿,非常苦恼。漏尿,我们医学上称为尿失禁,女性人群中23%-45%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7%左右有明显的尿失禁症状,其中约50%为压力性尿失禁。外出时要经常找厕所、不敢参加社交活动、无法长时间工作、难以正常睡眠等等是尿失禁患者生活的真实写照。正是由于害怕出现这种尴尬的情况,因此很多患者变得不敢出门,羞耻、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逐渐累加,久而久之甚至可能引发抑郁症。这对于赵阿姨来说,是件难以启齿的事情,她选择了默默接受,隐忍着内心的痛苦与自卑,一托就是20余年。
正规治疗治愈率高
郭先成主任诊断赵阿姨患有子宫肌瘤合并压力性尿失禁。看到赵阿姨如此苦不堪言,郭主任决定帮她除掉困扰她多年的心病。考虑到赵阿姨年龄已到围绝经期,且为多发的子宫肌瘤,郭主任决定先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于2016年11月2日上午,凭借郭主任一贯力求微创的作风,充分发挥多年来掌握的手术技巧,成功将如孕3+月大小的子宫,通过腹腔镜顺利切除。同时针对压力性尿失禁,为其实施了经闭孔无张力性尿路中段悬吊术(TVT-O)。
据郭主任介绍,采用经闭孔无张力性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最有效方法。因TVT-O是经闭孔膜路径,避开可能损伤膀胱的耻骨后间隙路径,更为安全。该项手术是使用生物相容性很好的悬吊带,通过微创手术无张力支托尿道中段。手术后,患者体内的纤维组织会逐渐长入网带内,从而能有效长久保持尿道支撑,这种吊带称为“柔性支架”。采用悬吊术治疗女性尿失禁,其特点是不用开腹,手术损伤小,时间短;病人痛苦小,恢复快,术后控尿效果好,不易复发。经过充分的术前评估及合理的手术方案设计,郭先成主任凭借精湛的技术,高度的责任心,顺利完成了这台尿道中段悬吊延长术。术后3天,拔除尿管,没有任何痛苦,赵阿姨自解小便顺利,无漏尿的发生,彩超测膀胱残余尿量几乎接近于零。目前,赵阿姨已痊愈出院,脸上的愁容也已散去,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高的她,将更加自信地面对以后的生活。
压力性尿失禁高发但诊率低
郭先成主任解释,“目前尿失禁呈现发病率高、就诊率低,患者就诊晚、症状重的状况,这表明绝大多数患者对这类疾病的认识不够。很多人认为尿失禁是一种羞于启齿的事,不愿让医生和周围的人知道,担心会受到别人的歧视,而选择一忍再忍,宁愿勤换裤子而不去看医生。有的女性朋友则是想治疗,但不知道该看什么科,更不知道该如何治疗,饱受困扰。因此真正就诊的人只占了病患人群总数的10%左右。”
郭先成主任介绍,由于经常遗尿、漏尿,患者会阴部潮湿,长时间的尿液浸蚀刺激,可导致会阴部皮肤红肿、痒痛,引起泌尿系统炎症、结石,危害身体健康,严重地影响了她们的工作和生活。在此特别提醒广大女性朋友,千万别把这些“漏尿”现象看成是上年纪后的自然现象,其实尿失禁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并强调“如果患上了尿失禁,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千万不要拖延,要勇于走进医院进行咨询和治疗。”我院妇科关爱每一位女性,让女性更健康美丽,让家庭美满幸福。
(供稿人/王亚琼 编辑/李美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