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一位女教师的辞职信曾经在网络上风靡一时,道出了多少人共同的心声。可是糖尿病、眼病、青光眼、白内障这世界三大致盲疾病,却让这一美好愿望蒙上了阴影。其中白内障、青光眼总是结伴出现,成为影响人们健康和生命的两大组合杀手。
康复案例
家住登封市唐庄乡的蔡老太,今年73岁,近日反复出现头痛、头晕、鼻酸流涕、流泪、视物不清等症状,前来我院就诊,通过裂隙灯、眼底镜、视野仪、UBM等有关检查,发现患者左眼结膜混合充血,角膜水肿,前房浅、晶状体浑浊,双眼房角狭窄,左眼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诊断结果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
鉴于患者左眼眼压42mmHg,远高出正常11~21mmHg眼压值,眼压升高常引起神经器质性的损害和典型的视野缺损,是造成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且患者前房角绝大部分已闭合,药物降压效果不明显。在和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患者同意尽早行小切口微创联合手术——左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虹膜周边切除术。
治疗过程
9月8日,我院眼科专家王新主任,凭着多年丰富的临床和手术经验,熟练的做巩膜隧道切口、连续环形撕囊、晶状体核破碎、超乳探头吸出核及皮质、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虹膜周边切除等一系列精细手术动作,有条不紊,不到15分钟,就顺利完成了此手术。
患者术后第二天左眼视力即由0.1提高到0.5,角膜透明、前房变深,眼压降为7.1mmHg,头晕头痛症状消失。值得一提是手术过程使用的仪器是现代眼科必备的具有前沿意义的先进手术设备--瑞士超声乳化玻璃切割一体机,借助我院眼科专家的精湛技术,把需要分期完成的手术借助联合手段一次完成,有效降低患者的精神和经济压力,大幅缩短手术时间,真正实现经济、快速、切口小,无痛苦,组织损伤少,术后患者视力恢复更快、更好的手术理想效果。
专家介绍
主刀专家王新主任是省内最早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的专家之一,擅长白内障超声乳化、青光眼、角膜移植、眼底病等手术,率先将多焦、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和冷超乳等多种新技术大量用于临床。现已做白内障等手术7万多例,先后为多位百岁老人和百天婴儿成功实施的白内障手术被国内多家媒体报道。多次获郑州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健康关爱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平均寿命的延长,白内障、青光眼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据了解,白内障和青光眼作为排行靠前的两大致盲疾病,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发病高危人群大多是年龄50岁以上的患者。白内障发病率高,致盲率低,是可逆性眼病,而青光眼相比较起来,发病率低,致盲率高。如果白内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白内障逐渐加重的同时,导致患者眼压不断升高,极易引发青光眼,从而导致不可逆性的视力损伤。
因此有人认为“白内障要看不见了才手术”,这是流传非常广的错误观念。凡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一旦发现视力模糊、眼前出现暗影、眩光、看颜色不鲜艳等症状,就要尽快到医院进行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关爱老人,从“眼”做起,莫让白内障、青光眼蒙上老年人的眼,阻碍他们探寻美好世界的脚步,看不到那团白云背后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