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服务电话:0371-5616999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概览 > 院所新闻 > 正文院所新闻

值得托付生命的好医师消化呼吸内科主任王鸿斌

来源:郑州阳城医院  上传时间:2016-04-26  浏览次数:2513次

   他勤孜不倦、修身励志,因为他投身于自己最钟爱的事业;他内敛持重、不露锋芒,因为他将全部的感情都倾注在病患身上;他用近30年的时间,诠释了人道精神和职业操守;他被患者亲切的称为“值得托付生命的好医师”,不是因为他名下的那些荣誉,而是因为他的仁心、仁术、仁德。韬光养晦、厚积而薄发——他就是我院消化呼吸内科主任王鸿斌。


   名医简介:王鸿斌 副主任医师,我院消化呼吸内科主任

王鸿斌 副主任医师

   从事消化临床及消化内镜工作近30年,对消化系统各种常见及多发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消化内镜诊查操作及镜下微创治疗具有很高造诣,精通无痛内镜的诊断及治疗、消化道出血的内镜下止血治疗、内镜下消化道异物取出、消化道息肉内镜下摘除治疗、空肠营养管的镜下置入,擅长对晚期食管癌、贲门癌造成的官腔狭窄,进行扩张治疗及支架置入术。对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内镜下硬化剂套扎治疗术,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术等多种内镜微创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艺高胆大 巧用内镜掌乾坤


   2015年9月16日,一名被中华鲟鱼骨卡喉年仅1岁零5个月的女童,在家长的带领下来到我院内镜中心,当时鱼骨深嵌在食管肌肉中,部分食管肌肉被划开,并形成较大较深的溃烂,周边有肉芽肿的形成,情况十分凶险。为了挽救小生命,王主任承担风险积极组织对患儿的抢救,借助超细胃镜,仅用5分钟便成功将这块让小女孩全家寝食难安大小约1.7cm×1.2cm的片状鱼骨取出,获得了小女孩儿家属的感谢和满意。


   2016年2月13日,一位25岁的李女士,在春节期间聚餐时被牛蛙骨卡喉,来到我院内镜中心进行救治,该蛙骨长约3厘米且呈三岔状,由于当时一侧已深入食管后侧肌肉层组织,如不及时取出,三岔状的蛙骨很可能会穿破食管壁到后纵膈处,造成大出血,情况也是十分凶险,王主任仅用了不到10分钟的时间便将蛙骨成功取出,使患者化险为夷。


   2016年2月17日,一位80多岁的老先生由于吃枣时不小心将枣核吞下卡在食管中,到我院内镜中心求助,当时枣核两头尖锐已将食管刺破并形成瘘口,王主任当机立断,在胃镜下仅用时5分钟便将其送入胃中,使其消化排出。

消化呼吸内科主任王鸿斌

   在我院内镜中心,类似异物取出的事例已经屡见不鲜,无论形状多么怪异,王主任都能巧妙取出,他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快速精准的演绎了一个又一个的镜下传奇。


   学而不厌 永不满足是他不断进步的动力


   “王主任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他办公室里摆放最多的就是书。”内镜中心护士钱梦晓表示,“主任非常节俭,吃饭也都是凑合,只要吃饱就行,但是对于买书,他是非常慷慨的,每次主任外出学习都能买一大摞书回来,有一次出差买了两万千多块钱的书呢!”

消化呼吸内科主任王鸿斌

   当问及王主任的爱好时,王主任腼腆的笑了笑:“看书吧,总觉得自己学习的不够,去其他医院学习时,看到那些专家手术做的那么漂亮,觉得自己跟别人有差距,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吧。”


   的确,28年的从医生涯,使王主任在永无止境的学习道路上,不断进步、不断创新,28年厚积薄发,他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医学奇迹。


   内镜治疗常被比喻为微创手术中的“皇冠”,而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介入诊疗术),因其难度之大,操作之精细,更是被称为“皇冠上的明珠”。那么王主任就是敢于摘取皇冠上明珠的那个人。(

消化呼吸内科主任王鸿斌

   2015年11月13日,一位60岁患有胆总管结石并扩张的女性患者出现了高热、寒颤等症状,该患者结石时间长,石头体积大,阻塞在胆总管内,引起炎症,导致高烧。考虑到当时情况严重,王主任便立即携助手身着重达10多公斤的铅衣,在无影灯下用时近1小时,以熟练、精准的技术为患者实施ERCP微创手术。其过程如行云流水般利落、漂亮,成功地挽救了胆管结石患者的生命,一时间在院内传为佳话。该例ERCP手术,不仅在登封地区尚属首例,更使我院在微创诊疗技术上向前迈出重要一步,为此后顺利开展胆胰疾病的内镜诊疗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患者家属得知手术成功这一消息后,留下了激动的泪水。面对当时的场景,疲惫的王主任也只是温馨的笑了,因为对于他来说,在成功救治患者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一份成就感。


   诲人不倦 带领年轻团队迅速成长


   领导是方法,更是艺术。王主任用自己那种学无止境的独特魅力带动着自己的科室成员锐意进取、努力学习,通过手把手传帮带以及讨论学习,挖掘每位医师的工作潜力,带动了青年医师的快速成长。目前,我院呼吸消化内科日益强大,骨干力量不断增强,医疗成果层出不穷。科室成员为自己能融合到这个团队中去而心情舒畅,同时也为自己有这样一个技术过硬、医德高尚的好老师而庆幸。

消化呼吸内科主任王鸿斌

   “我们的团队比较年轻,他们也都很爱学,很上进,学习能力很强,通过这么长时间的学习,我们的年轻医师也都能够独当一面。”王主任这样评价自己的团队。


    “正是有了主任手把手的带教,我们才得以成长,刚开始上手术时,我很紧张,怕自己做不好,但主任的沉着、冷静给我们传递着力量,让我们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现在我们的年轻医师面对再难、再复杂的手术都能沉着应对。”呼吸消化内科医师王其杰激动地说。

消化呼吸内科主任王鸿斌

   时代在发展,以人为本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在我院文化的大框架下,消化呼吸内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科研氛围。自开科以来,王主任带领他的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医学难题,保障了一个又一个百姓健康……记不清有多少次,在无影灯下挑灯鏖战,全力以赴抢救病人;也记不清有多少次,为了攻克医疗难关,苦思冥想,寝食难安。他们付出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他们在这条通往医学高峰的道路上,永不停歇!


   德才兼备 暖医形象深入人心


   他是力学笃行的好主任,也是温暖而善良的好医师。小编在我院呼吸消化内科诊室看到最多的就是他的笑容慈祥而又诚恳。他以精湛的医术和真情服务,换来了一位位患者满意、感激的笑容。


   刚走出诊室的患者这样说:“以前找医生看病,总是被简单的问两句,就开各种检查单,不像王主任这样,解释的很详细,我们很感动。”   


    “王主任就给我开了6毛钱的药我的胃就不疼了,我在其他地方看,花了好几百都没有治好呀,王主任真是为患者着想的好大夫!”说着这位患者竖起了她的大拇指。


   对于王洪斌主任,类似这样的评论不胜枚举。“王主任经常以院为家,在门诊、病房、内镜中心,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对病人十分体贴。”对于他的敬业,同事们看在眼里。也正是因为他的默默付出,病人对他非常尊敬和信任,他之前问诊过的患者,有许多是从外地赶来只为找他诊治,他们说:“找王主任看病,心里踏实。”


   有了平日的付出和努力,王主任获得了许多的荣誉,不过对于这一切,他依然用一颗平常心对待。“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在医疗技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而自己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努力,成为老百姓永远信任和赞誉的好医师。”对于未来,他有两个心愿,一是,为更多的患者看病,减轻他们的痛苦;二是,将所学传授给更多的年轻医师,帮助他们更快地成长。


    “知之匪艰,行之维艰”,通晓道理并不难,难的是落实到行动上。“知行合一”,王鸿斌主任把学习当作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将日积月累的学习心得整理概括,运用到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带动全科人员学习、实践。“人贵精专,成于勤乐,功于经世致用”,这是一种道德意识与实际行动、知识与实践融合的境界,同样也是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独特工作方式和人格魅力。

消化呼吸内科主任王鸿斌

   暗香疏影的四月,春雨不期而至,洋洋洒洒的滋润着春季的万物。走进我院八楼呼吸消化内科病区,王主任正在用亲切的口吻安慰着表情略显痛苦的患者,患者原本满面的愁容在他的几句话后也已舒展开来……